close

  版權所有,僅供試閱




  第五天 從「工作模式」切換至「睡眠模式」的「入眠法」


  本書「一週間熟睡法」也總算是來到轉折點了。

  接著,就讓我們來看看改善睡眠的具體做法吧。
  以下將會介紹,以我所專攻的太極拳為基礎的訓練方式,和各種助眠技巧。

  由於都是些能輕易辦到的方法,首先就請你盡情實踐看看。
  「才稍微試一下,隔天早上就立刻見效了!」
  我甚至還有收到這種回應。

  首先第五天,我就先來傳授以「入眠階段」為中心的改善法。

  入眠階段的改善,正可謂是正式邁向睡眠改善的第一步。
  若不去提高這部分的品質,我們就無法獲得理想的睡眠。
  就請你詳加研讀一番吧。

  1、營造能將「工作模式」關閉的寢室。

  在各個睡眠階段中,我們都應該追求下表所列的狀態。
  入眠階段──安眠(身心皆能安心的入眠)
  睡眠階段──熟眠(放鬆身軀,讓身體本來的調整機能夠運作)
  起床階段──酣眠(清爽起床,充滿活力)
  在這之中,入眠階段的目標──「安眠」的關鍵,果然還是這一句話:
「該如何消除身心的緊張?」註解一

  因此,入眠時改善睡眠的具體方法,就會以下列這兩種方法為中心:1、關閉白天的「工作模式」2、用輕鬆的訓練等方式,讓心情切換到「安眠模式」。註解二
  而就這層意義上,像這樣找出專屬於自己的開關切換法也是很重要的。

  入眠法1
  *讓寢室保持整潔。

  我們的腦一旦接觸到雜亂無章的情報或景象,就會為了看出當中端倪和協調感而開始運作。
  由於這是大腦本就具備的機能,哪怕本人並沒有這種打算,但討厭不協調感的大腦,依舊會試圖從中找出某種一致性來。
  特別是來自視覺的情報,會大大影響腦在這方面的運作。

  因此,寢室環境基本上要盡可能保持整潔。
  光是凌亂的環境、繁多的各類雜物,就會讓腦進行多餘的運作,讓人無法順利切換到安眠模式。
  這和我們在難以理出個頭緒時開始整理房間,結果想法也莫名清晰起來的情況很類似。

  入眠法2
  *別在寢室內放書

  這是我在幫一位不只是難以入眠、同時還有淺眠症狀的人改善睡眠狀況時候的事。
  由於不論在心靈、身體還是寢具方面上都沒發現到異狀,讓我不知道該如何去鎖定他的病因。註解三
  然而就在我試著去詳加詢問過後,這才「原來如此!」的找出可以理解的肇因。

  那就是這個人他非常喜歡看書,所以就在自己床旁,並排著塞滿密密麻麻書籍的書櫃。

  雖然我們很容易忽略掉這點,但「盡量不要在寢室擺放印有文字的物品」,在佈置睡眠環境上可是意外的重要。註解四
  絕大多數的人,光是白天就已經處於情報過量的狀態,因此在臨睡前將文字情報從大腦中分離開來,可說是順遂入眠的最快捷徑。

  至少,請注意不要在床鋪四周擺放書籍、雜誌。
  要是由於居家空間的關係,難以擺放到其他場所的話,那麼在書櫃上掛上書櫃套,讓眼睛看不見文字也是一種方法。

  「用來代替安眠藥,看書看到想睡為止」這種行為,基於同樣的理由也是NG。
  就算很好入睡,但到頭來,大腦還是處於離休息相當遙遠的狀態,實在難以期待會有高品質的睡眠。
  電腦作業也是如此;累癱在辦公桌上迎來早晨的這種行徑固然不在話下,但也請盡量避免在睡前觀看電腦螢幕。

  入眠法3
  *讓寢室具有開放感

  人在進到天花板低的場所時,會無意識地縮起身子。
  反過來說,在進到天花板高的場所時,就會不知不覺地挺起腰來。
  可以說睡眠時的環境也是同出一轍。

  比方說,要是床鋪四周的空間過於狹小、枕頭旁擺放了大型物體的話,身體就會感到緊張,進而縮起身軀。

  在這種狀態下,不僅是難以調整睡姿,入睡後也很難自然地翻身。

  由於要改變寢室的寬敞度十分艱難,所以就請注意,盡量讓會給予壓迫感的物品遠離自己就寢的地方,保持足夠的空間和開放感。

  2、開啟「睡眠模式」的方法 日常篇

  「在結束掉一天工作後,回到家就直接上床睡覺。」
  這樣是無法讓身心獲得休息的。即使睡死到早上,也無法充分發揮睡眠本該具有的重整功能,讓疲勞殘留到隔天。
  不論工作有多麼繁忙累人,都要在睡前預留一些「切換時間」──此乃邁向安眠的第一步。

  入眠法4
  *確保三十分鐘的「放鬆時間」
  從「工作模式」切換至「睡眠模式」最為有效的方法,直接了當的說,就是確保睡前的「放鬆時間」。

  至少要在睡前保留三十分鐘左右。
  也有人光是在更改寢具、注意睡姿之前如此嘗試,就能讓白天的工作效率突飛猛進。

  工作能力強的人大多擅長規劃行程,幾乎都有一旦決定「這段時間要做這件事!」,就會讓自己徹底埋首於其中的傾向在。
  能夠將這種計畫性發揮在此處的人,將會在這三十分鐘內「盡全力」的放鬆,讓自己的心身一口氣進入「睡眠模式」。
  沒有甚麼事情比像這樣迅速領悟到睡眠改善的訣竅,讓自己在平日的職場上逐漸活躍,引起這種「正循環」還要更美好了。「盡全力的放鬆」這事或許很難,但首先就讓我們試著來有意識地確保,切換掉「工作模式」的時間吧。
  具體來說,該在這段放鬆時間內做些什麼這點當然是因人而異,但無論如何都請避免做些會令神經興奮的事情。
  像是悠閒地聆聽音樂、享受芬芳的香氣等等,去嘗試這些一般的放鬆方法,也是種不錯的選擇。
  另外,像是關掉通常照明,切換成間接照明或燭燈這樣,光只是改變一下室內環境,也能感受得到效果。
  總而言之就請集中精神,悠閒地花上三十分鐘,來放鬆因工作模式而緊繃的身心。

  入眠法5
  *用泡澡來擺脫「工作模式」
  最近好像有不少人晚上洗澡時都只用沖澡解決註解五,但從睡眠方面來看,泡澡依舊是種很重要的行為。

  首先,可藉由暖活身體來促進睡意。註解六
  會手腳冰冷的人,建議能花點時間悠閒地浸個半身浴;對於怕熱的人,半身浴也頗具功效。反到是要注意,假如只泡一下就出來的話註解七,有時候反而會使熱氣囤積體內。

  而另一個理由則是泡澡是讓我們從白天緊張的「工作模式」中脫離開來,最理想的方法。
  將你身為上班族的層層衣物脫去,光裸身軀,緩緩地浸泡在熱水中,讓身心開始轉換成「睡眠模式」。
  而關掉浴室燈光、點上香氣蠟燭,讓光線與香味產生變化這點也十分有效。

  最重要的,就是要給予觸覺、視覺、嗅覺等感覺器官,和白天完全不同的刺激,藉此向自己傳達「今天的工作已經結束了,請關閉工作模式吧!」的訊息,讓緊張的身心開始準備放鬆。註解八

  入眠法6
  *找出最適合當天的睡姿
  入眠時的睡眠改善,成為其核心的果然在於建立睡姿。
  就請參考第三天所介紹的方法,配合輔助工具等方式來調整睡姿吧。註解九

  而這裡的重點就在於,所謂的輕鬆睡姿每天都不盡相同。
  要是認定「這睡姿對我最好」而每天都採用相同的姿勢就寢,身體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感到勉強。
  這就和不論怎樣的工作,都不可能老採用同一套辦法去做一樣。
  要敏感地感受外部的環境和你當時的狀況,並迅速地採取應對這點,在睡姿這方面上也同樣是如此。
  比方說,就算你平常仰躺著睡很輕鬆,但在感到某種壓力的情況下,有時候側躺著睡反而能夠平靜下來。也就是說,請不要固定在單一的姿勢上,要多方嘗試各種變化。

  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找出最適當睡姿的方法」的優先順序,比「找出最適當的睡姿」還要來得高。
  只要能掌握到這點,就能立即得知「啊,今天是這部位屈起來了」,接著只要在該部位墊上輔助工具、確實地支撐身體,就能緩和全身緊張,令人吃驚的順利入眠。

  入眠法7
  *用「身體掃描」來調和身心。

  在調整好睡姿、讓身體切換至「安眠模式」後,希望你能在就寢前先做一件事──那就是身體掃描。
  這說不定是個陌生辭彙,但這就像是種接受電腦斷層掃描,讓你去意識自己身體的一種技巧。
  建議能把這當作你每天的習慣。

  身體掃描的目標,是要調和你的身心、塑造出更加適合睡眠的狀態。
  在白天的業務之中,我們的心是朝向「外側」的。無論如何都想順利進行的洽談、不知道會不會成功的新企劃、公司內複雜的人際關係和上司給予的壓力、轉眼間就堆積起來的雜務……身為上班族的你,為了不被這些煩事阻礙註解十,應該總是繃緊神經的在留意四周吧。
  然而,我們的心越是朝向「外側」,就越是會遠離身體。換言之,也就是我們白天時的工作模式越是活躍,身體和心靈就會越為背離,導致我們難以獲得高品質的睡眠。註解十一
  不過當我們進行身體掃描,意識到全身、也就是所謂「內側」的過程中,我們將可迎來有如身心緊密疊合般調和的瞬間。而在感受到這種意識狀態後,我們才能首度實現最高品質的睡眠。
  只要習得身體掃描這種能均等檢查全身的技巧,就連平時我們不太會去注意的地方也能感受得到;而只要能自覺到那些被忽略掉的疼痛和不適感,就能讓身體本就具有的恆定性(讓身體運作保持一定的機能)開始運作。

  在掃瞄完全身之前,你說不定會直接沉入夢鄉。
  而掃描的技巧就在於要均等的去感受全身,不要一昧集中在緊張、或是不協調的地方。
  在從頭到腳檢查完畢後,要是還沒睡著,這次就只要由腳到頭的檢查回來即可。在如此反覆檢查的過程中,應該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舒適入睡了。

  圖片

  這就是身體掃描

  就像是在做電腦斷層掃描般,從頭到腳的去感受全身。

  首先是掃描全身的肌膚 => 隨後慢慢地讓意識深入體內。

  3、開啟「睡眠模式」的方法 各別狀況篇

  在入眠時所會發生的另一個重大問題,就是「睡不著」、「無法入眠」、「明明睡著了,卻在半夜醒來」這點。

  這種情況,大都是因為寢室的溫度、濕度,寢具等等因素;由於心理壓力或身體疲憊、緊張而妨礙到睡眠的案例也不少。

  這種時候,就請利用接下來所要介紹的訓練方式或呼吸法來放鬆身心的緊張,把開關切換至「睡眠模式」。

  入眠法八
  *雙眼清明而睡不著
  不論過了再久都難以成眠──這種時候其實就如同文字所述,經常是因為「雙眼清明而睡不著」。就算本人想要放鬆,卻由於上班族白天過度勞累雙眼的關係,讓眼睛始終維持在緊張狀態。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無限延長視線焦距,讓眼睛放鬆。
  1、在關燈躺進被褥後仰望天花板,想像天花板後方的景象,盡可能地遠眺。
  2、在感到眼睛力道放鬆的瞬間後,就慢慢闔上雙眼。

  技巧就在於,是要在闔眼之前做出遠眺的印象,而不是在闔眼之後。接著,就請享受眼球逐漸放鬆開來的感覺,逐步踏入夢鄉吧。

  入眠法九
  *鑽牛角尖而睡不著
  「那個案子的進展狀況……」「本月份的銷售額會是多少?」「那名部下怎麼說也說不聽。」等等,因為鑽牛角尖而難以入睡……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舒緩緊繃的頭皮,讓頭腦放鬆。
  1、雙手從兩側包覆頭顱,並用掌心暖活頭皮。
  2、將手緊貼在頭上,並盡可能地配合頭型,感受頭蓋骨伴隨呼吸而來的微妙脹縮。

  在像這樣「腦袋僵硬」的時候,請試著碰觸頭顱看看,就宛如騙人一般,身體方面也會變得「腦袋僵硬」。這是由於頭皮緊貼在頭蓋骨上,變得硬梆梆的關係。
  藉由舒緩緊繃的頭皮,讓僵硬的思考也能同時活絡起來。請好好感受伴隨掌心溫度傳達到頭腦深處時,腦海中腫脹的思緒和想法溶解開來的感覺吧。

  入眠法10
  *煩躁得睡不著
  由於種種想法接連浮上而睡不著,也就是所謂血氣上腦的狀態,是由於頸內側到後頭部的部位、或是咽喉部分緊張的原故。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利用頭部的重量,讓頸部和後頭部的血氣通順。
  1、用雙手按住後頭部,把頭往前傾。
  2、接著用雙手按住後頸部,把頭往後傾。

  由於這方法也能紓解頸部的緊張,故能讓呼吸變得輕鬆,並且逐漸深沉。

  入眠法11
  *胸悶得睡不著
  不安情緒油然而生,令你久久難以平復。這時,肩膀會挺起,使得胸口緊縮起來;還會導致呼吸不順,讓你無法取得足夠的氧氣。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伸展肩胛骨週遭部位,紓解胸悶。
  1、將雙手置於腦後,向左扭動身軀。
  2、維持轉身姿勢,徐緩地呼吸三次。向右也同樣如此。

  藉由讓肩胛骨外移來放鬆肩膀力道,並提高胸廓的可動性,令呼吸加深,同時紓解胸悶症狀。

  入眠法12
  *被自己的磨牙聲吵醒

  不論於公於私,都經常會遇到「想說卻不能說」、「想做卻不能做」的情況。在忍耐的過程中,下顎就會不知不覺的用力。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紓解側頭肌的緊繃。
  1、試著輕輕碰觸眼角四周,找尋緊繃的肌肉(側頭肌)。
  2、用第二~第四指腹溫柔碰觸,並伴隨緩慢呼吸等待側頭肌鬆弛,就像是要用手指溫度來化解肌肉緊繃的感覺。技巧在於不要用力擠壓。

  除了被自己的磨牙聲吵醒、在睡眠時不知不覺咬緊牙關等等這些有自覺的狀況外,這方法在眼睛過度緊繃時也十分有效。

  入眠法13
  *半夜腳抽筋
  半夜突然醒來,才想說「糟糕」,下一秒腳就抽筋起來。一旦如此,就只能縮在床上等待這陣劇痛消去……有過這種經驗的人應該不少吧?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當腳經常抽筋時,就要找尋「容易受寒的部位」。
  1、試著用手掌碰觸腹部、膝蓋內側、腳底,檢查該部位是否受寒。
  2、將手掌的體溫傳遞給受寒部位,讓該部位稍微暖活一些。

  腳抽筋大多是由於腸疲勞或身體受寒所引起。而相較於寒冬,嚴夏由於冷氣房而導致身體受寒的情況也不少。在低溫冷氣房辦公室工作的人,必須要注意別讓身體受寒。

  入眠法14
  *無特別理由醒來
  雖然不曉得理由,但有時就是會在平常絕對不會醒來的時間點突然醒來。這可能是由於身心某處還殘留緊張的原故。

  這種時候就要這樣->
  試著用緊張的部位「呼吸」看看。
  1、用身體掃描來尋找緊張的部位(感覺到右膝在緊張)。
  2、用將所吸的氣送進右膝、吐氣時再將氣從右膝送出的感覺反覆呼吸,消除緊張。

  一旦發現到緊張的部位,就請試著用那部位呼吸看看。技巧就在於要留意所吐出的氣。要是緊張的感覺隱約遍及全身,無法鎖定特定位置時,就保持要將緊張感伴隨呼吸一起吐去的印象來呼吸看看吧。

  專欄介紹
  在各部位感到不協調的含意
  一旦熟悉P140頁所介紹的「身體掃描」,有時會感到自己的身體有些不協調的地方。
  以下記載了一般來說,在各部位帶有不協調感的含意,請善用這些資料來改善睡眠,並提高白天的工作效率吧。

  *右半身感到不協調
  右半身會反映出你工作的狀況,可以認為你在工作上受到了某種壓力。請在工作時試著去留意自己的右手肘,看看右手肘會在什麼時候感到緊張、這份緊張又是什麼時候會緩和下來。這將會成你和工作之間的一種關係指標。

  *左半身感到不協調
  左半身會反映出你私生活的狀況,可能是你在私生活方面碰到了問題。私生活的情況,請留意自己的左膝蓋,看看左膝蓋會在什麼時候感到緊張、這份緊張又是在什麼時候會緩和下來。這將會告訴你該如何度過最舒適的私人生活。

  *上半身感到不協調
  上半身會反映出自身行動的狀況,也就是說你的上半身受現在的行動影響,產生了不協調感。註解十二請在行動時留意上半身感到不協調的部位,這個行動真的是你所希望的嗎?有事物在阻擾你的行動嗎?有的話那又是什麼?身體的感覺將會告訴你這些。

  *手臂感到不協調
  手臂會反映出你在主動進行某種影響時的狀況。要是手臂某處有不協調感,就表示你對於自發性的產生影響抱持某種猶豫。當你在影響他人(外部)時,請留意感到不協調的部位,手臂的感覺應該會提示你該前進的方向與時機。

  *下半身感到不協調
  下半身會反映出你目前的狀況。請試著留意下半身感到不協調的部位,身體的感覺將會告訴你「你對於目前的狀況有怎樣的感覺?」、「你希望發生何種變化?」。

  *腳部感到不協調
  腳部會反映出你自身的安定與進展的狀況。要是腳部有某部位感到不協調,就表示你在安定或進展方面發生了問題。你可以藉由注意感到不協調的部位,來得知你是對怎樣的狀況感到不安、對哪方面的進展感到困難。

  第五天的總結

  入眠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 將白天的「工作模式」切換成可以安眠的「睡眠模式」

  *入眠法 營造寢室環境
  保持整潔/不要放書/開放感

  *入眠法 日常
  確保放鬆時間/泡澡/找出當天的睡姿/進行「身體掃描」

  *入眠法 各別狀況
  雙眼清明而睡不著 ->P145
  鑽牛角尖而睡不著 ->P146
  煩躁得睡不著 ->P147
  胸悶得睡不著 ->P148
  被自己的磨牙聲吵醒 ->P149
  半夜腳抽筋 ->P150
  無特別理由醒來 ->P151




GDRS011.jpg GDRS012.jpg GDRS013.jpg GDRS014.jpg GDRS015.jpg GDRS016.jpg GDRS017.jpg GDRS018.jpg GDRS019.jpg GDRS020.jpg GDRS021.jpg GDRS022.jpg GDRS023.jpg GDRS024.jpg GDRS025.jpg GDRS02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DRS 的頭像
    GDRS

    GDRS的翻譯工作室

    GDR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